现如今,咖啡似乎成了职场人的标配,一句“我的命,是咖啡给的”更是勾勒出了许多年轻人的真实生活,但我们在喝咖啡时,又是否想过废弃的咖啡残渣都去了哪里?

创新企业Rotterzwam正在为咖啡渣“寻去处”,他们不仅用咖啡渣种平菇,更与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合力研究,从法律和经济两方面考察这些废弃物能否开发成为耕地土壤改良剂。咖啡渣能否因他们的努力被“正名”,我们拭目以待!


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UR)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

“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丨图片来源:WUR

瓦大正在研究废弃物的各种组成成分,同时探索如何最大化进行再利用的方案,从而为价值链上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政府部门、废弃物管理机构和制造商等)提供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

瓦大也积极与相关企业或机构合作,为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创新企业Rotterzwam就是其中之一。

Rotterzwam用“咖啡渣”种平菇

昔日鹿特丹市中心的Tropicana室内泳池,现已成为荷兰极负盛名的循环经济创业孵化基地——BlueCity。30多家致力于“废弃物再利用与可持续循环”的创新公司扎根于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之上,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otterzwam正是BlueCity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BlueCity内景丨图源:BlueCity

小有所成,大有可为

创业伊始,Rotterzwam团队从各处回收废弃的咖啡渣,并以此为基质培养平菇。这虽然是一种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尚未彻底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所以他们并未就此止步。

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Rotterzwam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以提高咖啡渣的利用效率。

以咖啡渣为基质培养的平菇丨图源:WUR

目前,Rotterzwam正在从如下两个方向拓展业务:

1. 咖啡渣的其他用处;

2. 收获平菇后,剩余基质的再利用方式。

“我们想充分利用咖啡渣这种富含有机质的材料,可我们每月的处理量只有6吨左右。然而仅鹿特丹这一座城市,平均每月的咖啡渣焚烧量就可达到400吨以上。” Rotterzwam项目负责人Jente de Vries说道。所以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可谓任重而道远。

咖啡渣“闭合循环模式”的构建丨图源:Rotterzwam

中轴线左侧为Rotterzwam的拓展方向,自上而下为“回归自然”、“转化为土壤改良剂”、“酶的研究”;中轴线右侧为Rotterzwam已经开展的业务,包括“咖啡渣培养平菇”、“生产生物塑料”等

Rotterzwam的经营模式与其他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有所不同:相关企业在为咖啡渣的收集和加工处理买单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许多额外的回报。

比如:Rotterzwam会出具一份报告,来证明企业确实将“环境保护”落到了实处。不仅如此,Rotterzwam还会为企业提供参观平菇培养室的机会。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福利”树立一个“绿色”的形象。

Rotterzwam与当地咖啡馆合作丨图源:Rotterzwam

注:从各个生产企业收集而来的咖啡渣将加工处理成一种高质量的均质材料,Rotterzwam要确保咖啡渣不掺入任何外来杂质。

“咖啡渣”能否用作土壤改良剂?

平菇收获后,一些人发现含有咖啡渣和蘑菇孢子的剩余基质可以改善土质,便将其用作花园肥料。

然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无论是咖啡渣还是剩余基质,都属于“废弃物”,不允许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而且,咖啡渣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后,能否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土壤改良剂,以及其会给土壤带来什么影响,目前还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撑。为此,Rotterzwam邀请瓦大的土壤物理与土地利用管理系( Soil Physics and Land Management Chair Group)一同开展相关研究。

瓦大正在开展一项科学研究,是关于咖啡渣和剩余基质的施用对土壤质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项目负责人De Vries

 “回归土壤”项目

2018年秋天,Rotterzwam和瓦大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一同发起了“Back to the soil ”——“回归土壤”项目。到目前为止,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瓦大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在Unifarm(瓦大的温室种植实验室)开展第一次盆栽实验。

De Vries希望在今年7月1日之前得到初步结果。若实验证明咖啡渣对土壤有害,或者存在其他风险,他们就放弃将其用作农业原料;若实验结果乐观,证明其无害、无风险,De Vries希望在当月就能即刻开展下一步实验。

“希望施用剩余基质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至于咖啡渣,我们对咖啡因如何影响土壤和土壤酸度尤其感兴趣。”De Vries说道。

瓦大用于植物研究的Unifarm丨图源:WUR

De Vries认为瓦大是Rotterzwam合作伙伴的不二之选。瓦大研究员Jan Willem van der Schans是循环经济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一直关注着Rotterzwam的发展进程。目前,瓦大经济科学研究集团(Wageningen Economic Research)正在从法律和经济两方面考察这些生产废弃物能否开发成为耕地土壤改良剂。

革故鼎新

从De Vries那里可以了解到,Rotterzwam时常要去解决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复杂程度超乎他们的想象,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将咖啡渣归类为“废弃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利用范围。

Rotterzwam认为这种分类方式十分欠妥,像咖啡渣这样还有很大利用价值的物质,法律应该为其重新正名。他们希望法律能够早日亮起绿灯,这样前进的道路就不会那么坎坷。

De Vries说:“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获得当局的临时许可,以保证研究的继续进行。如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我们就可以撰写大量的文案工作以改变这些废弃物的法律地位。”

灵感来源

两位Rotterzwam的创始人都有金融和能源相关的从业背景,并对可持续理念抱有极大的兴趣。著名创业家Gunter pauli的著作The Blue Economy——《蓝色经济》是他们二位的灵感来源。书中介绍了100个循环经济案例,以咖啡渣为基质培养平菇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书中的大体思路,两位创始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摸索出一套完整可行的实施计划,最终开启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瓦大的“Recycling Lab ”助力“蓝色经济”丨视频来源:WUR


文章来源|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图片来源|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