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運老师受邀赴香港参加“国际孝道研讨会”,就“华人价值观能否带来善的治理”作了大会发言,现摘发如下:

华人价值观能否带来善的治理?这是本次论坛今天下午的讨论主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探讨一下善的治理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归根究底,善的治理,从整体上看,应当是合作共赢的;从个体上讲,应当是自利利他的。华人价值观能否带来善的治理,也就可以理解为,华人价值观能否有助于实现合作共赢、自利利他。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探讨中国文化的两个维度:精神与物质、整体与个体。要探讨这两个维度,先要理解中国文化的世界观。

相比于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对世界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中国文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根本规律贯穿其中,这就是道。道,超越一切时间,因而无时不在;超越一切空间,因而无处不在;超越一切性质,因而无事不在。

道,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规律。科学规律都是分领域的,不同领域的研究会产生不同领域的专家,往往隔行如隔山。比如,物理领域的科学规律并不能直接用到化学、生物学等其他领域,因此,物理学家并不一定懂得化学、生物学。而道,是不分领域的,大到天地之高广,小到蝼蚁之卑微,其所载之道均无二无别,因此,证道的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不会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具体的领域。

道,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宗教意义上的神,或者说造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独立于所有人之外;具备喜怒好恶,可以发号施令,具有人格化特征。而道,并不在天地万物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求道、证道;没有喜怒好恶,不会说话,没有人格化特征。

基于道贯穿一切的世界观,任何时空条件下的任何事物都承载着道,因此,中国文化认为,可以从有限的事物中,体证无限的大道。《周易》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庄子》说“道在屎溺”,《传灯录》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都是这个意思。道是形而上的,可以引领一切形而下的事物。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以精神引领物质。

同理,基于道贯穿一切的世界观,任何时空条件下的任何事物都承载着同一个道,因此,在道的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与其他人,乃至与整个宇宙都是一体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整体中的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中国文化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上,比较强调从整体看待个体。比如,中国人写收信地址,要先写所在省份,再写所在城市,再写所在街道及门牌号;写日期,要先写年,再写月,再写日,都是从大往小写,体现了从整体看待个体的文化特质。

如何看待精神与物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与能否实现合作共赢、自利利他的善治密切相关。

物质有边界、有局限,往往是零和分配的。比如,这个桌子,你拿走了我就没有,我拿走了你就没有。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安立在物质追求上,就很容易形成零和的思维方式。在零和的思维方式下,人们更容易将自利与利他对立起来,习惯斗争,追求单赢,而不喜欢合作、不喜欢共赢,乃至根本不相信合作、不相信共赢。

精神无边界、无局限,往往是可以共享的。比如,大家在这里交流思想,我们将自己的思想分享给别人,自己的思想并不因之减少,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安立在精神追求上,就更容易形成共享的思维方式。在共享的思维方式下,人们更容易将自利与利他统一起来,乐于合作,追求共赢。

孤立地看待个体,容易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冲突性,不容易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通性和统一性,难以形成合作共赢、自利利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从整体看待个体,在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冲突性的同时,还能看到人与人共存于同一个整体的事实,进而以个体在整体上的统一超越个体在局部上的差异,有利于形成合作共赢、自利利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因此,我认为,以精神引领物质,从整体看待个体——中国文化的这两个特质意味着,华人价值观能够带来善的治理

编辑 | 文浩
核发 | 书童
网站编辑 | 朱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