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过去十年,近来有关当年的人、当年的事又被重提。而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当年搜救生还者时担任重要角色的英雄——搜救犬。
它们不会说话,但却懂得人间大爱,与人类一起投身抗震救灾,用生命为我们保平安。
北京消防朝阳支队搜救犬队是北京唯一的搜救犬队,地震发生第三天,犬队10只搜救犬和十几名训导员就跟随北京消防救援队伍到达青川县,后又到达北川中学展开搜救工作。地震中的幸存者,有70%都是由搜救犬们发现的。目前还在役的消防员如今聊起那八天九夜的救援经历仍记忆犹新,提起他们已经逝去的工作伙伴与战友——搜救犬,老班长们热泪盈眶。是的,当时那些累瘫在救灾现场的狗狗们,这十年来都已经先后离世,最后一只汶川地震搜救犬也在今年春节之后走了。狗狗们很爱人类,可它们真没办法陪大家那么长时间。
“再渴也得把水给搜救犬”
搜救犬队三级警士长王立江1997年入伍,是陪伴搜救犬队建队的“元老”,地震发生后,他率10只搜救犬及10名训导员来到震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立江说了两个词,“辛苦”、“心酸”。
辛苦不必说,消防战士休息的时间都是“抽空”,有时候是轮流小躺一会儿,尤其刚到灾区的前几天,救援物资还未到,缺水少食,“分到手的食物我们也不舍得自己吃,周边挨饿的孩子老人太多了,先给他们。山泉、河水都受到污染没法饮用,分到有限的矿泉水我们也不舍得喝,即便嗓子都渴冒火,也要一瓶水轮流转,每个搜救犬都喝几口。在灾区,它们体力消耗大,搜救任务多,比我们更重要。”
震后灾区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就在身边发生,山上的滚石、树上的断枝很有可能下一秒就砸在身上,道路损毁严重的情况下,不论是搜救人员还是搜救犬都付出了比一般救援更巨大的努力。
“体力不足就得靠精神支撑,”王立江说,受灾群众数目之多超乎他们之前的想象,所以再累再困,只要有群众求助,他们就不忍心看着对方着急,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寻找。
“小姑娘我食言了”
王立江给小编讲了一个让他刻骨铭心的小故事,“那个小姑娘,我至今记得她的脸,那张紧张、着急、又无助的脸。”
那是震后第四天,王立江正和战友分配接下来的搜救任务,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突然跑到他跟前,“小姑娘还没开始说话,就跪下了,眼泪哗哗往外地掉,她说‘叔叔求你帮我找下爸爸妈妈,他们到现在没回家。”
往后一听王立江知道,地震时小姑娘的父母在地里做农活,至今没回。因为震后整个村子破坏严重,道路全面目全非,王立江他们找来村里一个老乡,带着往小姑娘家农田的方向走。“本来距离不远,但路没了得翻山,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 。走之前我答应小姑娘‘一定把你父母带回来’,但我食言了。”小姑娘家的农田已经被山石完全覆盖,只能零星看到几颗没被砸坏的大树。在搜救犬的引导下,王立江他们辛苦抛开碎石,终于找到了小姑娘父母的尸体,“我当时就流泪了,她的爸爸为了护着妻子,整个身子都趴在她身上。”
因路途太远没办法将遗体搬移回村子,王立江他们按照当地风俗把夫妻二人就地安葬。“我一路都在想回去了怎么和小姑娘交代,没想到小姑娘一直地方都没挪地等我。没看见父母的身影,她一下就明白了,在我面前嚎啕大哭。”
“我的战友受伤了!”
现任搜救犬训导一班班长的李刚当时带着他的“战友”安特去执行救援任务,为了保证“战友们”能吃好,李刚他们赴川时背包里最重的东西就是爱犬们的口粮。“搜救任务重,狗狗们不是机器,他们和我们一样要吃饭要休息,但环境特殊,没法像队里一样吃的有营养,我们只能尽可能让他们吃好,背了足够的狗粮。”一路上,不论是攀爬碎石滚落的山坡,还是翻越被夷为废墟的村落,这些狗粮都是他们最不能放下的东西。
因为灾区到处是倒塌的建筑,搜救犬“安特”的脚爪被碎玻璃、钢筋划破流血。“它特坚强,爪子受伤后也不叫唤,继续工作。等我发现它一瘸一拐时,伤口已经流了很多血,可把我心疼坏了。”
直到现在,说起安特,或是翻看安特小时候的照片,李刚瞬间从一个黑黝黝的大汉变成温柔的“慈父”,“2006年搜救犬队建队时,我因为爱狗,而且小时候养过狗,被选入犬队。”同年,李刚到沈阳参加培训时,第一位是战友,也可以说是“孩子”的安特走进了他的生活,“安特是一只雄性史宾格犬,当时一岁。”因为看上去并不“凶猛威武”,李刚开始不稀罕安特,甚至想和战友调换。随着耐下心来与安特相处,从不怎么走心的安抚和训导到逐渐交心和牵挂,连李刚自己都没想到,安特成了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伙伴,“直到现在也没有谁能取代它”。
再后来,安特的聪明劲儿和优异的身体素质、搜救技能都叫旁人刮目相看。北京重大的安保任务、工地废墟、重大火灾现场的搜救都离不开它,包括2008年的汶川地震。
“大难面前我们都特坚强”
2013年,这个和李刚并肩作战,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形影不离的战友去世了。“那时我正带着牛牛(李刚所带的另外一只搜救犬)在沈阳培训,战友打电话说安特不行了,我眼泪一下就控制不住流了出来。但任务在身没法赶回去,连它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回到队里,李刚训练场西侧的小林里给安特立了碑,种了小树,“每年我都会过来看看它,把碑上的字描一遍,这种想念一般人难体会。”
除了安特,曾经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其他功勋犬也都渐渐离世。2016年11月,小编到搜救犬队训练基地采访时,最后一只健在的搜救犬小黑已经步履蹒跚,李刚把它揽在怀里揉揉脸,摸摸头,它撒着娇一个劲儿往李刚身上蹭。
但面对曾经最爱的玩具球,小黑力不从心,很难再一跃而起将它含在嘴里,而在之前,这是它最爱和训导员们玩儿的游戏。“小黑老了”李刚心疼地说,身体越来越差,双眼都得了白内障,嗅觉越来越差,耳朵更是几近失聪。
“看到它我就想起安特,也想起在四川救援的时候的情形。大灾难面前,我们都特别坚强。”
今年春节刚过,小黑走了。李刚说,能活13岁对搜救犬来说已是长寿。“它们从小时候被选拔开始就接受挑战,为了能在特殊环境下发挥出潜能,每一只搜救犬都需要接受持续且艰苦的训练,所以相对于养尊处优的宠物犬来说,搜救犬的寿命相对较短。搜救犬在服役8年左右,退休在犬队过起养老的生活,李刚倒是觉得这段时光对于他和狗狗们来说都很幸福,”终于不用再看着它们那么累,能好好休息,好好玩耍了。"
“它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软肋”
现在,北京消防搜救犬队共有荷兰牧羊犬、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等5个品种,共30条犬。其中工作犬有16只,由16名训导员带领。
通过考核的搜救犬会在皮下被植入一块微小的芯片,里面包含了搜救犬的基本情况、成长历程、战斗业绩等信息。考核过了也并非“一劳永逸”,服役后的每年都要重新考核。
“坐、卧、跑、搜”随着训导员一声令下,训练中的搜救犬能够根据指示做出各种准确的动作。此外,在搜救犬队,10米多高的竖梯,4级跳板障碍,轮胎、火圈,铺满了瓦砾和石块的模拟废墟,这些都是搜救犬要训练的项目。
汶川地震中,朝阳搜救犬队11名训导员和10只搜救犬密切配合,搜索了15万平方公里、170多栋楼,先后搜到19名遇难者遗体,搜到被困者40余处。
数据统计显示,公安消防部队共有67条搜救犬参加搜救,转战5个重灾区10天9夜。地震中的幸存者,有70%都是由搜救犬发现的。
对于训导员们来说,这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软肋,“我有时很矛盾,既想把犬训练得强悍有本领,有任务时挺身而出。又担心他们在任务中受伤受苦,希望他们一辈子都不要遇到特别危险的任务。相处久了,这些小家伙和我们心灵互通,喜怒哀乐都能看的出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每年我们这里老兵退伍时那依依不舍的场面谁看了都得哭,狗也懂,自己的训导员要离开之前,它就已经先闷闷不乐好久。”
向这群无声的英雄们致敬!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社会新闻部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