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是为纪念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而设立。
初步去病理化,是性少数(包括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间性人士等)人群争取平权的重要一步。不过26年过去,世界各地对性少数人群的认知和认同仍需不同程度的普及,这些“少数派”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因固有印象和污名化而处处受到差异化对待。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志中心等团体共同发表了《中国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发现,中国性少数人群普遍仍活在阴影中,他们当中只有5%的人公开了自己的性倾向或性身份。
大部分性小数人士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在中国,家庭对性少数人士的接纳程度,要比在职场、学习等场合都来的更低。报告指,对于性少数来说,他们最想得到家人的接受,但家庭内部却是抗拒和凌辱最为根深蒂固的地方。有些性少数会被家人要求注意言行或形象,有些会被要求改变衣着打扮,甚至被劝诱、胁逼去开展异性恋关系。
走出家庭,他们所面对的污名化则更“多元”。在学校、职场,这些少数人或会遭受语言攻击,甚至被冷漠对待或故意孤立。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如果服务的提供者一旦获知,或仅仅怀疑性少数人士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性少数人士在寻求相应服务时会面临许多困难。感染 HIV 的性少数人士更是遭遇双重的污名化,他们在获取疾病防治和治疗等服务时障碍重重。
诸多排斥和歧视,或许也体现在这些“少数派”人士普遍较差的生活境况中。他们的教育程度略低于非少数。性少数的工作的稳定性,普遍要比非少数群体低;待业中的性少数人士比例则较非少数的高。甚至连劳工保险的参保率,也出现类似情况。
调查发现,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中,普遍仍缺乏多元性别教育。工作单位中,极少提供相关培训,亦甚少明文规定要平等对待性少数员工。相应的认知普及教育还有极大推进空间。
幸而近年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权利保护越来越关注,人们的观念亦悄然改变。非少数的受访者中,普遍会认为性少数拥有平等接受社会服务的权利,并且对相关的平权政策予以支持态度。
5月22日是已故美国同性恋平权运动代表人物——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的诞生纪念日。他留给世界一句名言——“希望永不沉默”。这句话亦似是鼓励着,那些在社会生活中的可见度很低的性少数。
文章来源: 公益慈善论坛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