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志愿服务条例》草案获通过

6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志愿服务条例(草案)》。

草案中,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确定了志愿者权利义务、服务对象权益保障、鼓励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等,并规定了扶持和保障措施。

该法案通过后,志愿者们将会在法律的保护下开展服务,让参与志愿变成一种社会风气,共同推动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


公益网校紧跟公益行业趋势,持续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同时为国内志愿者们开发相关专业培训课程,让更多人熟悉参与志愿的方法、渠道、意义及权益。公益网校与惠泽人、上海志领等多家专业志愿机构联手合作,致力于培养中国新一代青年志愿者力量。

在相关法规政策正式出台前,国内的志愿服务团体一直在社会各个角落为公益慈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鲜少有人关注提供志愿服务者的权益保障及能力培养。​


献了爱心,反倒伤心

自大学起李雪就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因此一家医院到李雪所在的社区为老人开展义诊,她便义无反顾的报名参与。在活动中,她帮助接待老人、发放传单、忙里忙外,可随后发现这家医院不仅打着义诊的名义做医药广告,甚至对参与的志愿者随意呼来喝去,态度傲慢。

活动结束后,李雪与其他志愿者们没有收到一句感谢之词,她不禁有些心寒,似乎觉得志愿者就是免费劳动力,并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刚刚毕业的刘晓鹏在上大学时就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然而与社会中的志愿服务感受却截然不同。“在大运会时,我主要负责抬受伤的球员下场,工作很轻松,还可以观看比赛。”刘晓鹏说,组委会给所有志愿者发了统一的服装,配有志愿者证,不论是坐公交车还是乘地铁都是免费的。

而在去年夏天参加某啤酒节的志愿服务却让他对志愿者产生了新的疑问,他被要求为某公司推销产品,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九点,没有人提供给任何伙食、路费补助或慰问。

 


志愿服务渴求法律保护

    李雪与刘晓鹏的遭遇在志愿者中并不少见,许多公司听说志愿者不需要提供报酬即可干活,即辞掉临时工,把所有重货累活都交给他们,甚至为了将志愿者们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安排应接不暇的工作,直到半夜才放他们回去。

使用志愿者的公司认为这是他们自愿的工作,就应该是学雷锋,做好事儿不留名,因此当活动结束后就连最基本的感谢都没有,更不要讲志愿者在服务中受伤或身亡所受到的保护了。

我国志愿者服务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合法志愿者组织登记的志愿者超多3000万,全国累计有1亿多青年志愿者向社会志愿服务45小时以上,然而,如何管理并保护好这么庞大的志愿者群体是中国面临的棘手问题。

本月公益网校由惠泽人机构讲授的《志愿服务基础课程》中第三章“参与式工作方法”及第四章“志愿服务组织基础”即将上线,准备加入志愿者的小伙伴们这个课程绝对不容错过!


让行动成就爱心,让公益走进生活。

Be the change that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