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边缘群体融入主流社会,考验着一个城市的价值观和治理能力。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周日(3 月 11 日)发布了一篇题为《促进少数族裔向上流动》的网志,宣布降低 22 个公务员职系的中文能力入职要求,包括系统分析/程序编制主任、库务会计师等,从而为少数族裔提供更多公职机会。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去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大约 92% 的香港居民为汉族华裔,但剩下 8% 非华裔人士的人数也超过 58 万,且持续上升。除去外籍佣工,仍有 25 万的少数族裔长期生活在香港。其中,很多家庭数代以来扎根香港,习惯了香港的社会制度与市民文化,但相貌、语言、衣着依然标记着他们外来者的身份,在教育、就业、经商等环节带来种种隐性歧视。

香港特区政府、融乐会等 NGO 正在合作改善少数族裔的机会平等状况。图片来源:香港政务司司长网志

包括政府官员在内,很多香港人给少数族裔贴上了“弱势社群”的标签。数据显示,非佣工的香港少数族裔以南亚裔(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为主,他们当中,育有儿童的家庭的贫困率为全港家庭贫困率的 2 倍。港府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就业服务的不足、公职的语言门槛乃至职场上的种族歧视使少数族裔面临就业挑战。教育方面,19-24 岁南亚裔青年的就学比率远远低于全港整体比率,输在起跑线上的少数族裔很难参与正常的社会流动机制,融入主流社会。

社会流动的困难随着 1997 年主权移交后推行的“母语教学政策”被放大。根据该项政策,超过 300 所中学改用中文作为教学语言,而剩下的允许英文授课的中学多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名校。这让很多母语为英语、却无力进入英语学校的南亚裔不得不开始学习中文。无论以经济阶层还是语言作区分,他们都属于缺乏竞争力的弱者。

尽管如此,很多少数族裔毫不怀疑自己的“香港人”身份,成为种种励志故事的原型。去年,一位巴基斯坦裔警员用乌尔都语劝阻了一位意图轻生的同乡,被媒体广泛报道。

去年引发热议的巴基斯坦裔香港警员范业成(Ifzal Zaffar)。截图来自:BBC 中文网

面对种种不利于少数族裔生存发展的背景,前任特首梁振英在 2017 年《施政报告》中指出,“少数族裔要融入社会,首要是学好中文”,承诺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少数族裔的语言学习增拨资源。政务司司长在周日的网志中也提到,除降低部分公职的语言要求,还会聘用少数族裔从事社区服务,加强政府与非华裔人士的沟通,并将警务作为吸收少数族裔的重点部门。上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则为支援少数族裔预留了 5 亿元港币。

但在一些平权人士看来,这些努力还不够。致力于服务香港少数族裔的 NGO 融乐会(Hong Kong Unison)执行主任 Cheung Fung-mei 认可政府调低公职的语言门槛,但她担心,少数族裔依然难过语言关。究其根本,当前对语言教育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教学标准,一些教师刻意在测验中刻意放宽对少数族裔的要求,导致后者的中文水平止步不前。

一些学者则不认同将少数族裔社会流动性的不足完全归咎于语言。2016 年出版的《狮子山下的南亚小企业》叙述、分析了香港南亚裔商户的经历,书中写到,老一辈的南亚裔和香港华人相处融洽,后者也并不抱持一种封闭的“香港人”认同。今天,对南亚裔的歧视反而有所抬头。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使南亚裔对未来多了一层想象;另一方面,他们仍面临华人商户的排挤。在“端传媒”的一篇报道中,该书作者之一郭俭建议,为少数族裔提供更公平的商业环境和更融洽的社会氛围。

“我们不要用‘帮’这个字,或觉得在给予什么福利他们。”郭俭说。

题图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