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 NPO/NGO 一听到创新、社群经营、信息技术、网络工具等就下意识的抗拒,然外在环境虽瞬息万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技术与知识再如何来势汹汹,皆无法脱离「社会脉络」而孤立存在。

「每个公益团体都会想到建立一个代表自己的网站, 也就是俗称的「官网」(official Site)。其实「官方网站」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感觉这个网站只是一个精美但充满宣告意义的「官方说法」,非常不适合需要与社会大众和服务对象持续对话的 NPO/NGO。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 NPO/NGO 的网站,都十分坐实了「官网」这个词所给人的严密包装与权威印象。即使一开始花费巨资采购,请专家操刀,由设计师做出形象华丽而看似功能强大的网站,一旦使用者进场点阅,却又很容易发现华丽的页面并不符合机构的工作属性。

例如,一个倡议原住民文化的网站,网页上的人物与环境图像的处理十分优雅,却多了些欧洲庄园生活的氛围;或是关怀弱势的 NPO,虽然首页图片温暖厚实,却散发出浓郁的有机面包坊意味。

图/yanalya @ freepik

设计师交稿的那一刻,网站就冻结了?

网站视觉设计的表现,如果只是冻结在设计师制作完成、交稿的那一刻,没有与时俱进的变化,很容易变成孤立的静态广告牌,而原先计划要传达的意义,也会被快速变化的网络体验冲刷改变。

试想,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个「自主营运」的网站 ,让公益团体可以透过网站与民众「接触」?不是张贴公告,也不是设计师的精美作品,而是让组织日常工作的动态、关注的议题与事件,以及服务本身,都可以透过网站递送与连结,成为在使用中持续进化的网站。

例如,一个关怀弱势族群的 NPO,不应该仅停留在各种讯息公告,或是只在脸书上贴文、直播会议实况,就认为是完成了「与社群互动」。而是要用网络将这些分散在各地,但命运紧密相关的社群连结起来,在需求与协助上建立正向的社会关系,让这个小社会共同在大世界中,找到更好的命运航道。

图/@ freepik

以英国的这家「照护者」网站为例。在视觉设计上,它或许不如其他网站「精美」,但其页面架构与风格,足以支持它的经营者,在每日工作中清晰的传播理念,以网络服务其社群──照顾者,并且呼唤各种可能的合作行动。其中的各个页面也呈现出工作动态更新,让人感觉到旺盛的生命活力。

网站应该作为组织营运的基地,而不是展示公告的高墙,这种充满行动力的 NPO 网站在欧美已经比比皆是,为何国内大多的 NPO/NGO 网站,都还停留在公告最新消息或报名表的层次?即使是较具规模的网站也一样,顶多只是公告与报名表的种类更多而已。

英国「照护者」(carersUK)官网首页。图/照护者官网

 

自主营运,滚动式进化

或许 NPO/NGO 因为网站技术的专业隔阂,而无法要求厂商建置可以自主营运的网站;或许也有人同时疑惑着,组织本身如何可能不依赖专家的设计包装,能在工作中时时把内容推播出去?

但是,互动时代的网客,并不会坐在观众席上乖乖的收看阅听,而是在主动提出要求与取得服务的过程中,完成对一个网站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个满足需求的服务过程,设计得再精美也只是与访客无关的自画像,而一个无法呼应最新生活脉动的网页,无论视觉设计如何动感,还是显得保守过时。 因此,网站的传播效果,是在访客的使用经验中滚动累积出来的,并非像广告视觉设计一般,一次放送到位。

图/creativeart @ freepik

 

NPO/NGO 的代表网站,当然要运用各种信息功能(而非人工的贴文),让访客有如置身社会工作现场般,不断感受到该组织的社会行动,即使视觉上略显粗拙,也远胜于完美包装的图像姿态。

这些跨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虽然牵涉到版面视觉的管理,传播方式的组合等,让许多 NPO/NGO 裹足不前,但目前的网络应用发展,早已经可以将这些跨领域专业,整合成单一的工作流程,让相关的跨领域元素随着流程自动支援贯入,也让网站主人可以聚焦于本身专业的发挥,去尝试除了公告与报名之外的无限可能。

开源软件助你轻松打造高功能网站

在我们协助 NPO/NGO 网络化的过程中,常会让完全没有信息技术与视觉设计经验的社工专业人员,自行制作推出自己项目的网站,而且配合项目的发展与活动的推行,持续调整各种网页内容及功能服务。

这样的网站不是套用版型的单向视觉放送,而是包含了视讯会议、远距论坛、群组对话、活动日历、数据库查寻以及资源地图等服务机制。建造出让项目人员和相关参与者以及服务对象,彼此可以进行多向接触的「流动社区」。

我们的方法是:使用开源软件 → 提供积木式的排版工具 → 将各种信息功能作成积木 → 让项目人员一再试用修正 → 最后做出逐步引导操作的在线课程。

上述的 5 个元素既是流程也是区块,组成所谓「软架构」的网站系统。这种软架构网站即使在开站之后,仍能以最大的弹性,让项目人员一面摸索推展营运目标,一面调整网站的功能与面貌,以支持营运的变动。

图/ijeab @ freepik

 

积木工具简单易学,有许多版面框架可选,其中的各种排版物件都兼具信息功能与版面视觉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在推敲版面的视觉设计时,也能同时组合功能服务。

而在线课程既可作为逐步操作的影音手册,也可作为员工的基本教育训练,或在人事变动时,作为知识资产来点交,解决过往所谓「网站长期维护」的人力问题。

建议 NPO/NGO 使用开源软件,并非仅仅为了节省经费,而是因为开源软件只要社群够大,就能随着社会脉动而更新,让使用者迅速跟着时代潮流升级,不会有程序系统老旧败坏的问题。

其次,提供开源软件服务的社群规模已十分庞大,相关知识与技术也十分普遍,日后若有需要修改程序,很容易找到在线微费计件的技术服务。

同时,组织在工作过程中所有最珍贵的资料与数据,若以开源软件的格式存取,在长久累积之后,也不会因为时间汰换而失去原本支持与兼容的环境,被宣告成为信息孤儿,更不会再听到因为委外的系统厂商倒闭,旧有资料无法转出而付之一炬的惨事。反而能因为与其他领域的兼容性高,方便携出数据,转而应用整合到其他场域。

图/natanaelginting @ freepik

自己的网站自己救

以项目工作的成果为基础,我们在各种开放资源中,整合发展出约一万元即可完成架站的工作流程与物件,这几乎是每个 NPO/NGO 都可拥有的软架构网站,其中包含下列 5 个进程:

1. 取得在线教育课程

运用第三方在线课程,取得一个可永久重复上课的账号。以此建立员工的教育训练系统,同时作为日后的在线操作手册,这种课程必须关乎实际操作而非理论,常有的名称例如「18 个步骤循序建好你的网站」。这类软件国外很多,包括免费的 WordPress 影音课程、免费的 Joomla 影音课程等,国内外几家在线教学平台也都有类似的课程。

参加收费课程的好处是,可以在操作中不断提问,有如为组织请了一位在线顾问,而且课程期限与开源软件的更新一样,都是永久有效的。

2. 取得网站开源软件

免费取得开源软件作为网站架构(其中包含视觉化排版工具),同时依组织需要,向开源社群购买加挂(额外)的功能程序,并取得永久性的更新服务,以利日后需要时随时可再行加购。

3. 取得网络空间

依照课程步骤,购买网域名称、租用云端服务器,接着把上述开源软件与工具灌入。

4. 建立样本网站

从几十种基本版型中挑选可能的网站版型开始套用,并且将内容导入网站样本中,观摩网站完成后的运作。接着逐步讨论与修改网站,做出从自身专业出发所应展现的信息服务。

5. 修调网站,融入专业

开站前与开站后,组织都可以用这样的建站工具继续修改网站,因应不同的营运尝试来调整做法,将自身专业逐渐融合到网站上。

以上 5 个项目既是区块也是流程,构成一个持续自动更新的工作架构。如此一来,1. 知识资源由在线课程供应,2. 网站系统取自开源软件,而 3. 功能程序购自开源社群所提供的程序服务,3 者都可永续更新使用,解决了知识、系统与程序等长期更新的问题。

NPO/NGO 应将上述 3 者都纳为自己的外围协作团体,而不是只能委托每次收费的商业公司,如此才能持续修正网站,长期摸索支持网络营运。

图/creativeart @ freepik

在线网络 ≠ 网络社会

面对网络,管理者最常出现的迷思就是:「它是额外的工作」,因此即使在脸书上贴文也只把它当作公告,许多回应与互动都常被视为浪费时间、招惹麻烦,遑论为员工提供网络相关的在线教育资源。

然而,所谓的「网络」,已经不是信息时代初期所称的「网际网络」(Internet),而是它与真实社会融合共生的整个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当我们进行网站营运工作时,我们其实是在接触网络社会而不只是「网际网络」。

目前,欧美国家早已将信息程序的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让写程序成为公民的基本能力之一。一个人人会写程序的时代,意义不在于每个人都要进入信息业,而在于每一种专业,都能因兼具信息能力而融入网络社会。

因此,迅速的建立网络学习资源,让员工学习自己建置与维护网站,不是为了得到网站本身,而是要得到在网站上施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机会,以及在这个虚拟场域的真实接触中,将工作模式逐渐融入网络社会,去发现、解除深藏其中的社会压迫,更准确的推动社会关怀。

NPO/NGO 本身或许也可能因此早日克服阵痛,从原本的区域型垂直管理,转向全球化思考,学习水平连结、弹性工作、知识经济、社群经营及跨领域协作等各种在网络时代最有力量的营运模式。这不仅仅是为组织的生存找到更好的立足点,更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社会透视力,为社会行动找到更好的立足点。

 

 

 

文 | CommBorg
来源 | 公益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