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入公益行业的小白,小编自从入职后就开始面对身边人提出各种形(mo)形(ming)色(qi)色(miao)的问题,赫然发现大部分人对公益的错误观念实在是比天高比海深!!

“哎呀,你做公益的怎么不先帮帮自己人,我挺困难的,支援支援我呗!”

“像你们这种做公益的肯定财务特自由吧!”

“做公益的?哦!我知道,学雷锋做好事,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吧!”

“做公益?那你靠什么生活啊?

“哇,你是做工艺的?陶瓷还是木雕呀?”......

​职业公益人应该都清楚,公益和其他行业一样:我们也是在做一份凭劳动、技能来生产价值、并获得相应报酬的正规工作,并不是天天吃土还抱有虚幻理想的活佛。

今天,小编只想对大家说:“不好意思,公益真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了解公益,我们归纳了十大“公益误区”,快来看看你对公益的误解有多深。


1.   你可能以为公益人薪酬待遇低、甚至无薪…

实际上,公益职业人大多是有工资的,只是在薪酬水平方面,公益人与企业员工相比较少然而这正是中国公益行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公益人无异于其他职业,他们为社会、公共利益所付出的劳动理应获得相应报酬。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取消对基金会工作人员薪酬的不合理限制。作为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近年来积极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公益人的薪酬待遇发声。他认为,公益组织在薪酬方面也不一定和商业组织完全看齐,但也不能让从事公益的人都做穷光蛋。随着中国公益发展和转型,需要专业人才,如何吸引这些专业人才,就需要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比如,通过商业的模式、金融的手段,让善款能够提高其有效性。一方面使善款能有更大的增量,扩大慈善使用的量,同时也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激励员工,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报酬。

中国的公益组织从零星组织起步,经过30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行业,已经不是同情施舍和好人好事能概括的行业了。根据民政部2016年数据显示,公益行业的社会组织有近66万家,并以每年数万家的速度持续增长。2016年《慈善法》颁布后,更是奠定了公益行业的基本法规,想必未来的发展会更值得期待。


​2.   你可能以为做公益就是做好事学雷锋、捐钱捐物做义工...

实际上,帮助他人属于公益慈善,但公益慈善不仅仅是助“人”,还包括保护环境、保存历史、维护社会正义等行动。同时,公益慈善行为并不仅仅指帮助“他”人,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相互的支持,称为互益行为,也属于公益慈善活动。虽然目前在媒体上看到的公益主要是捐款、捐物等表层的公益性活动,但实际上公益行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家族慈善、公益金融、社会创新、儿童保护、教育、养老、健康医疗、环境保护、各类资源节约与再生利用、社区服务、扶贫救灾等方面都是公益范畴之内。

如同商人看准人们需求研发产品一般,公益行业也需要你我的创新。像是国际公益学院就针对公益行业人才稀缺问题,建成以EMP、GPL两大课程为核心,以公开课、专题课、高端海外研修课程为补充,以公益讲堂、公益讲座等公共传播课程为拓展的课程体系。王振耀院长表示,在社会大转型阶段,公益慈善领域的知识传播方式与生产方式都需要不断更新,(插个硬广)因此又启动了开放、多元、有趣的公益网校,运用“互联网+”的新型教育理念配上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公益管理、公益金融与社会创新、社会服务、公益人文与家族传承、法规与政策、大师课堂等六大门类课程,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和志愿者,希望唤起每个人对公益慈善的兴趣,无论是捐赠千万的慈善家,初入行业的公益新手,还是对公益慈善感兴趣的社会大众,都可以在此聚集、交流。


3.   你可能以为公益=免费劳动力…

实际上,公益并不是零成本自动运行的,而是通过可持续运转模式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时间、金钱、人力、技术等成本,而围绕公益项目的一切付出,自然也都属于“成本”范畴。因此,公益组织将善款的一部分作为行政经费、人员薪酬、项目管理费,甚至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只要合法、合理、公开透明,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


4.   你可能以为公益跟商业利益不能共存…

实际上,在时代的潮流中,公益与商业化似乎越来越紧密联系。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曾多次提出,应该把商业模式引入公益事业管理。商业组织为了资本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公益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创造公共财产。但两者是一个有机融合的过程。把企业做好也算是一种公益慈善,因可为国家增加税收,其次在生产中引进公益理念,比如会更注重环保等。

另一方面,公益组织有趋向企业化经营的趋势。上市企业和公益组织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要求内审、外审、信息披露,信息透明。另外,都须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因此,马蔚华主席力挺日渐兴盛的慈善信托、公益创业,提倡用商业的思维运营公益事业;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是把公益理念引进商业,同时把商业的模式引进公益组织,表现在影响力投资、公益信托、公益创投、社会企业等这些新的公益理念和实践方向。


5.    你可能以为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事…

实际上,公益慈善不在钱,在价值观。你可能还是不服,没错,做公益当然离不开钱,然而做公益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观察和思考,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发现社会问题的存在,是让更多的人自愿地参与行动,从而启发心中的善念,实现社会互助。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就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全民公益时代到来,倡导大众参与公益的广泛性。他说:“一个成熟的公益慈善环境,意味着每个人都投入,有点像购买公益彩票,多人参与,个人投入有限,但细水长流。”

公益慈善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先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开始做起,让公益融入基本生活习惯。在微博看到募捐活动捐点钱、省点水、不废电、开始转移部分精力从明星八卦改由关注社会问题跟需求等等,都是好的开始。


6.   你可能以为企业捐钱捐物,参与公益活动就算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

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定义是强调对员工、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并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企业主要有八大社会责任需要履行,分别是:明礼诚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发展慈善事业、保护职工健康以及发展科技。不要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让企业因为在别的方面投入成本而损失很多利润,许多企业因为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而名利双收!

例如美国3M公司,通过使用水溶溶剂更换绿化溶剂的项目,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获得了更多的金钱收益。BODY SHOP承诺不再动物身上做化妆品的实验,再比如WALMART,在企业包装、运输、能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都做出了他们所承诺的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如果要评判一个企业是否成功,那就要看这个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做的怎么样了。


7.   你可能以为政府和NGO关系不是很融洽…

实际上,NGO需要拥有市场参与者的独立性,但也需要从政府获取有效资源的支持。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次的缩写,译为“非政府组织”。大家一听非政府组织,便会打起问号,认为非政府一定是与政府相对立的,然而事实确不是这样。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认为,当政府不能够有效合理地提供社会资源、企业又因想要多赚取利润而不愿意提供公共设施时,NGO则做为一个全新的体系出现,为社会创造资源并进行合理分配,努力修补政府和企业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NGO的主要职能则是承担起生产公共资源,通过自身的价值观理念参与到市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简单的来说,就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GO在市场中具有着独立性,但也需要从政府获得相应的支持已更好的运作下去。


8.   你可能以为公益只有大人可以参与…

实际上,所有个体都可以参与公益活动,甚至孩子们也不例外。现在是个“全民公益”的时代,国内已有许多公益活动可以让孩子参与,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性表演、养老院慰问等活动。家长也应多参与公益,为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同时,参与一定的公益活动,可有效树立孩子良好的纪律性、财富观与消费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

在美国,学校对于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硬性规定并计入到学期学分中,若学生不参与公益活动,则无法顺利毕业。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也将参与公益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在其他学分相同情况下,则会优先录取参与公益活动多的学生。大多数美国学生参与的公益活动为参与社区服务了解社会真实情况,产生去帮助别人的心里触动,并同时培养帮助别人的能力。


9.   你可能认为公益可有可无,并不会对自己或他人带来多大影响…

实际上,公益的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我、他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参与公益可以增加幸福感与快乐感。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获取他帮助而顺利发展下去的,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增加自身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平时很难感受到,只有真正参与到了公益事业里,看到受帮助的人脸上幸福的笑容,心底里会自然而然感受到兴奋及喜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次,公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弱势群体生活现状。现在我国社会问题颇多,贫富差距问题众所周知,政府也一直致力与缩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化。然而传统的福利企业和公益慈善模式已经无法更好的、可持续的解决社会问题。国际公益学院王振耀院长表示“中国的善经济时代”来了, 社会企业将成为新时代发展浪潮。通过社会企业兴起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企业、社会扶贫、社会服务机构、公益金融等将与政府推动向结合有效缓解贫富差距变化及弱势群体生活现状。


10.   你可能以为公益并不是一种职业…

实际上,公益是有专业与业余之分的。业余做公益和专业做公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像体育的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的区别一样。业余比赛可以做得很热闹,很有影响力,但也许永远无法达到专业比赛所需要的理解、专注和系统思考能力。专业的世界也许很沉寂也很残酷,但能养活一个人就是一个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业余选手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却很难成为这种改变的设计者。

公益事业是需要、也值得大量人才全心全力投入的重要领域。公益职业人以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正式职业,领取薪酬,并全力以赴推动公益发展。业余公益人固然重要,他们可以参与的公益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各个方面。也有许多公益职业人是由业余公益人在参与公益互动中获得了感触而转变的。在这些人当中,有的曾经是西装革履的高级白领,有的是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有的曾经是一名电工、校医等等。不同的人生际遇,共同的理想,才使得他们加入了同一个行业——公益,为中国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看完这些你们是不是突然觉得恍然大悟!没有错,真正的公益与你们所认为的公益是不一样的。踏上公益事业的路途,长路漫漫,过程充满了种种不理解甚至误解。然而正是因为有了一群不畏困难,一直坚持努力的公益人们,中国的和谐社会发展才会越走越顺。小编相信,只要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公益的力量,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中国公益行业的辉煌时代指日可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