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Sneider教授说自己是个浪漫的人,如此迷恋大自然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美女。他怀着无比的激情和勇气,凭借超凡的智慧、学识、体能、好奇心,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大胆地去掀开大自然神秘面纱的一角,窥见她那无法抵挡的美丽!正因大自然无法言说的美丽,Richard Sneider教授像一个热恋中的男人一样,决定去保护她呵护她。他用图片视频告诉大家他眼中的大海山谷飞鸟河流是多么的美丽壮观,激起每个人心中的共鸣。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和个人扩展自己组织的公共价值,为这个世界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引领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地球。

《极限探索》与《领导组织变革》两门课只有一位老师——Richard Sneider教授,他以独特的经历和思想紧紧抓住了每个同学的心。

Richard Sneider教授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墨西哥长大,祖父母来自4个不同国家;他住在洛杉矶,在上海有办公室。同时拥有哲学、心理分析的学位,以及智力历史博士学位。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探险家、一位慈善家、一位企业家。他幽默地说,这几乎使他成为精神分裂患者。可事实是,他的精彩、担当、勇敢、浪漫和智慧所凝聚出的鲜明个性魅力,让各种“家”的标签都失了颜色。

Richard Sneider教授相信,自然会赐予我们智慧,而现在环境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生物多样性已被破坏和侵蚀到令人无法想像的地步。他说,“我们应重新进入自然中,而不是游客。这需要技能。”他用音频、视频、照片介绍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原始森林最深处的丛林中,开荒伐木、扎营、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发现一种新鱼类;在北极冰冷的海水下与杀人鲸同游;在第一次接触“现代人”的原始部落中不得不与土著人展开生死“摔跤”角斗……

Sneider教授在课堂中的激情演绎

 

Richard Sneider教授用各种勇敢的方式“进入”自然。不知有多少次,他都濒临绝境,九死一生。他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教授的常规认知。也让我们对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了切身体会。

Richard Sneider教授不花时间在灌输知识上,而是用自己九死一生穿越时空的经历,启发我们对自由精神、公民责任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领导组织变革》课程中,Richard Sneider教授从对生命、自然和灵性解读的足迹,谈到组织的学习功能文化功能。他建议商业、组织、机构和公司都成为传播生物多样性的机构,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的中心。当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真正对我们、对我们的社区和对世界有好处时,我们就会有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公司也有责任输出文化,教育消费者,引导他们的消费行为。对自然的热爱应该成为我们DNA的一部分。

“不要总想着挑战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要思考如何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不保护地球,就是将暴力和痛苦强加于我们的子孙后代。”Richard Sneider教授说:“世界是我的家,而生活是这个世界邀请我参加的一场庆典。我要带着激情去生活,带着信念去传播,带着智慧去行动。”

   他对贫困的解释很独特,他说“贫困,是剥夺了给予的权利。所以,人生最大的乐趣,是给予的能力。”

“因为有敬畏和恐惧,所以人类才能生存与进化。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现实,了解自然,知己知彼,做准确的评估判断,我们才能克服恐惧,征服恐惧。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对成功的渴望。要善于总结失败的原因,因为人生成功的规律,和约会的成功的规律一样;失败最多的人,取得最多的成就;站起来,准备好,再失败。”

 

从领导力角度来说,Richard Sneider教授的见解是:管理者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对,而领导者要做明智的事。这之间就是智力和智慧的区别!

智力:获得想得到的事物的能力。

智慧:知道什么是好的事物的能力,

所以,领导者,要为对的事物发起挑战和对话。

 

日志撰写:王芳

因为有一位脑瘫女儿,王芳创办了中国最早致力于为脑瘫儿童提供全人关顾体系化服务的机构--安琪之家,并发起建立中国脑瘫康复教育机构网络,出任网络秘书长。该网络成员分布于全国20余省,总共为8000多位脑瘫儿童及孤儿提供了康复教育服务,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获联合国授予服务残障领域“杰出人士奖”,中国政府授予“中华慈善奖”等多项国际及国家奖项。

 

日志撰写:李卫英

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湖南大学会计学硕士,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自2006年加入德清并参与基金会的策划、实施与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公益经验。德清基金由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先生和夫人李克梅女士于2004年在湖南创办,旨在成为中国专注乡村合唱艺术推广的小而美的公益组织。

 

图片提供:任涛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绽放未来项目发起人,拥有20年市场营销经验;近10年慈善项目经验;策划、执行、传播方向深度参与近200次慈善活动,非专业著名主持人、非专业著名慈善拍卖师、专业摄影师。希望能用行业经验和能力支持中国公益机构,为品牌提升、公益活动策划传播等作出贡献。

 

学员随笔

Richard Sneider博士热爱地球,拥抱不同,探索大自然和生物的多样性。就像恋爱一样,当你爱上大自然,你怎能忍心看她受伤?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大自然,减少伤害,一起来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吧!

 

学员:江洪

现任生根慈慧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巧女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具有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执行能力、新领域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负责生根慈慧基金会的创立和运营,组建专业团队,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发展战略,协助发起人创立心灵慈善品牌——“慈慧·正念行禅”,并负责项目执行。负责巧女基金会环保生态项目调研与交流,负责项目合作伙伴考察与评估,参与基金会发展战略研究与探索。

 

ELP项目简介

由瑞·达理欧和达理基金会资助,国际公益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推出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ELP),主要为在国际公益学院就读的公益慈善机构高级管理者提供赴哈佛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领导力和创新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好发展。参与者将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参加为期两周的课程,以及一周的参访,拜访社会创新领域的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的代表。项目每年选拔40位参与人。

参与者将在肯尼迪学院学习和探讨最佳的公益实践,以及全球慈善趋势。项目第一年,中国新兴公益组织领导者将会学习到重要的框架和技能,用以引导和支持机构的发展,然后将这些概念置于全球慈善的趋势背景之中。课程主要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理解影响力投资的角色、企业社会责任、美国慈善创新、以及嵌入式学习的理念。

该项目鼓励参与者对领导力模型、行为科学和公众价值进行思考,以期激发学员在各自组织使命创造、执行与发展方面的讨论。项目目标在于推动理解现代慈善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支持并引导社会投资从而使其更加高效有效、改善社会资源的分布体系、以及提升公益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

此项目为期三年,每年一期,国际公益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将进行联合招生、审核和筛选。

 

国际慈善管理EMP 简介

国际慈善管理EMP (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 是国际公益学院重点打造的高端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关注公益慈善的各界领袖提供世界领先的系统慈善管理教育,目标是为中国乃至大中华地区培养心怀天下、勇于创新的非营利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该项目前身为2013 年10 月由王振耀教授领衔的公益教育团队联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联合开办的EMP 项目。2015 年11 月,国际公益学院成立后,该项目升级成为学院的国际慈善管理EMP项目。

站在全球慈善转型升级和中国慈善蓬勃发展的历史节点,EMP 以倡导财富向善的“善经济理论”为基础,打造专业 “善知识”课程体系,注重国际经典案例与本土慈善智慧相融合,实行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国际公益学院EMP 立足本土、融贯东西,问道世界级慈善家和全球先进慈善机构,倡导社会创新和提升社会力量,构建全球最佳慈善知识交流网络及公益创投平台,推动运用专业化的公益慈善解决最为紧迫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