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消费者的你,除了考量减少塑料包装,是否也思考过,食品陈列和外带餐点器皿的大小、材质,其实也是会影响你的消费动力?最近英国环保消费的新趋势,不只是减少包装的友善地球行动,也考量食品包装的卫生程度。
早在塑胶袋发明之前,人们也早就是自己拿家裡的器皿,去店裡称多少、买多少,像台湾人早期买米称斤重、或义大利人称重买橄榄油。去年秋天在伦敦东北部,出现了一家无包装超商“散装市场”(Bulk Market),主要销售意大利麵、香料或各种豆类等乾货,鼓励消费者带来合适的玻璃或塑胶保鲜封存器皿。店主Caldironi表示,虽然就像回到过去採买方式,然而现在的玻璃密封罐更方便,也更加卫生,“像是玻璃罐、不鏽钢盒、木製汤匙叉子,还有可重覆使用的蜂蜡製保鲜膜。”
随时开始,不嫌晚
Caldironi虽然不像典型嬉皮,他曾像一般人一样在大型石油公司做著行销工作,2年前在杂志上读到,一位纽约女生实践4年的无包装生活,製造的垃圾只有一罐塞进玻璃瓶的量。这让Caldironi开始关注过度包装、过度浪费这件事,“没人认真解决”。她开始认真筹钱、建立联络网、使用歌剧院丢弃的搭建舞台打造现在的店面、放置蜂巢以及建立起社区施肥计画。
知名美食餐厅,再忙也能做到零浪费
英国南方知名海岸城市布莱顿(Brighton),也许缘于执掌地方政府的是主张环保、重视绿能的政党,布莱顿算是吃纯素人口最多的英国城市,甚至也有素食酒吧,料理也相当好吃。一家隐身在布莱顿的SILO餐厅,老板兼主厨的Douglas McMaster不只以米其林等级精神处理食材,也有专用机器,可在24小时内,处理60公斤的食材果皮、无用的根茎及厨馀,成为有机肥料,分享给社区民众使用。
比“回收”更进阶,要做就做“升级改造”
SILO餐厅的餐盘,是利用回收塑胶袋特殊製成,配色繁多,可以用来盛装轻食料理;而料理台和餐桌,都是捡取工地弃用的磁砖或钢材重新製成;连配合厂商运送食材的器具,都要能重覆使用;即使是外送的餐盒,也是能让消费者再度使用的材质。McMaster说,“我们想要做的比回收(recycling)还要更多,我们直接升级改造回收(upcycling)。”
咖啡店㩦环保杯买热饮,结帐就省20块台币
伦敦知名连锁咖啡厅Pret a manger,2017年年底也推出消费者自带咖啡杯买热饮就减25便士(约 10 块台币)的实验计画,3个月后,希望更加促进自带杯子的环保行为,便决定在2018 年1月开始实施减50便士(约20块台币)的正式方案!
再忙,也能找到方法过过无包装、零浪费生活
2017年我在瑞士以沙发客方式旅行时,发现房屋主人真的彻底实施“零包装、零浪费”生活,出门一定会提醒自己要带玻璃器皿,我们也刚好跟著过了3天零浪费的生活。不过对她来说比较困难的,像是蜂蜜、橄榄油之类的液体类食材零卖商店较少见,真的不得已,还是会採买玻璃包装的食品。
2018年回高雄,造访了西子湾附近,由一对香港人和台湾人年轻夫妇、以及主厨伙伴一起开设的有机纯素咖啡简餐店,建筑风格融合日式和风和台湾独到风味,独立设计的木製餐桌椅,也和英国布莱顿SILO餐厅一样,果皮和厨馀自製成有机肥料,店内食材也会採用自己种的蔬菜,甚至还回收雨水。
“很多人都忘记了,天然回收的雨水、食品其实很珍贵的。” 严守零浪费原则的香港店长这麽和我们说著,听到我们骑机车到访还不忘提醒我们,如果下次到店利用公共脚踏车,也可享有店内折扣啦!
文章来源: 社企流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