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慈善、帮助他人、解决复杂的道德难题等行为,不但有心理方面的作用,也会对脑部产生生理方面的影响,例如:使大脑灰质(gray matter)增加、改变神经反应等。
大脑灰质增加
美国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较高道德推理水平的人,其脑中与社交行为、决策和冲突处置有关的区域的灰质较多。
在这项研究中,67名受测者被要求评估复杂的道德难题,例如:藉由药物进行安乐死,并从12个基本理由中选择其关联性,然后接受磁共振成像(MRI),以比较其脑中灰质的量。
研究人员表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大脑灰质的改变是较高道德推理水平的因或果。
善心训练可改变神经反应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于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当人们变得比较有同情心时,其脑中涉及怜悯、理解他人、情感控制和正面情感的区域,活动量会增加。
这项研究主要是要确认人们能否被训练成较有同情心。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受测者想像某人受苦,然后祝福其早日解脱。受测者想像的对象包括与自己关系良好或有过冲突的人,也就是说,不管是敌是友,他们都被要求要对其心存善念。
接着,研究人员要求受测者看人们受苦的图片,并对其进行MRI测试。结果发现,受测者对于受苦的神经反应已经改变,反映出较多同情心。
研究人员称,这就像重力训练。透过系统化的方法,人们确实可以建立其慈善的力量,并关心别人的苦痛,而且愿意提供协助。
研究显示女性天生更加善良一些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不过也有人认为善良的性格来自后天培养。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基因和环境对形成“有益社会”的性格都有作用,但男女有别,女性天生更加善良一些。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958对双胞胎进行了调查,其中既有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也有存在基因差异的异卵双胞胎,以研究基因和环境各自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性格。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主要关注这些双胞胎“有益社会”的性格特征,涉及公民责任、工作义务、乐于助人等方面。结果显示,基因和环境在形成善良性格方面都有作用,但人与人之间不一样,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善良性格在约50%的程度上来自于基因,而男性的这一比例只有约20%,即男性的善良性格主要靠后天培养。换句话说,女性“人之初,性本善”的程度要高于男性。
研究人员加里·刘易斯说,在人性是否“本善”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争论,本次研究支持的观点是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受基因影响天生更为善良,而有的人则受后天环境影响更大,这也说明应该多进行“有益社会”的教育和培养。
幸灾乐祸,人的正常反应,并非病态!
同情心缺失并不总是病态的
你有没有试过人生得意时对不如你幸运的人暗中幸灾乐祸?事后你的内心那个更善良的自我也许会站出来对另一个小恶魔进行批评。不过,据报道,心理学家的最新发现也许能平复你事后的内疚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幸灾乐祸是人们情感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不总是病态的,这种情感更多地会在成功人士身上出现。普林斯顿大学的Mina Cikara和Susan Fiske教授一起主持了这项研究。研究结果发布在最近一期的纽约科学院《年鉴》上。
Mina教授认为,同情心的缺失并不总是病态的。这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大部分人都会有缺乏同情心的时候。“举例来说,如果你正在考虑成立一个工作机构,一个有趣的问题会在你的脑海里出现:竞争是促进雇员生产的最佳方式吗?在某些场合,竞争可能是有益的,但在另外一些方面,人们可能专注于如何把对手搞垮,这并不是一个有同情心的组织想要的。”
人们对所妒忌的人更容易幸灾乐祸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被测试者与一台可以检测肌动电流的机器相连,机器可以捕捉到他们微笑或者得到快感时的电流活动。他们被展示不同群组的照片,这些照片蕴含着研究者设想的象征关系:用老者象征同情,用学生表示骄傲,用吸毒者对应厌恶,用富有人士炫富的镜头对应嫉妒。这些照片随后与不同场景加以配对,如一个乐观的事件(抽中五块钱的奖金)、一个消极的事件(被驶过泥潭的的士溅湿了衣服)、一个普通事件(上洗手间)。
参与者被询问对于每组配对的感受,同时他们的本能反应正处于机器的监测之下。绝大多数情况下,设备发现人们可以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得快感,尽管他们不会主动报告。Fiske教授称,人们往往不愿意报告幸灾乐祸的情绪,所以用科学设备加以追踪是很有必要的。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参与者更容易对他们所妒忌的人产生电流震动。研究人员指出,当参与者说他们会伤害别人时,可以观察到他们似乎希望这件事真的可以发生的表情,这很有趣。
(主编:张以勋)
文章来源: 公益慈善论坛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