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人类发展报告:超越收入、超越平均、超越当下:21世纪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不平等问题》
《人类发展报告》开创性地采用了更为全面的方法衡量国家的进步,而非局限于经济增长。该报告指出,随着人们基本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脱离贫困、饥饿和疾病的人数空前增长。新一代不平等问题正围绕教育以及科技和气候变化涌现。
“这些都是不平等问题的新面貌,但正如这份《人类发展报告》所述,不平等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
《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亚太地区人类发展进步速度居世界首位。南亚地区增长最快,东亚地区其次。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至2018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从0.501跃升到0.758,增长了近51.1%。中国由此进入到“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之列。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取得的发展进步十分显著。自1990年引入人类发展指数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
报告表明,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9岁提高到2018年的76岁。与此同时,预期受教育年限从8.8年增加到13.9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也从1,530增加到16,127(2011年,购买力平价美元)。
报告还指出,中国在普及带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东亚地区和北美地区将占全球人工智能相关经济收益的70%。
虽然亚太地区在提高人们基本生活水平和能力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却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在整个亚太地区,数百万人摆脱了多维贫困,但各国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差异很大。在全球13亿处于多维贫困的人口中,亚太地区占了6.61亿人。
自2000年至2018年,中国收入最底层40%人口的收入以263%的惊人速度增长。这为快速减少和终结极端贫困做出了贡献。但是,报告指出,全国超过3%的人口仍处于多维度贫困中,约17.1%的人较有可能重新陷入多维贫困。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受教育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实际上,在人类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只有3.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在人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比例接近30%。
此外,报告还提出警示,最贫穷的社区仍然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亚洲一些国家,气温升高1.5℃以上,穷人将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贫穷国家生活在农村的穷人面临双重冲击的风险:对生计的负面影响和全球产量下降导致的粮食价格飙升。
白雅婷表示,“气候变化和各国内部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问题是全球仍需解决的两大挑战。在中国,全国仍有六分之一的可耕地受到干旱影响。”
白雅婷强调“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10:缩小差距,这两个目标对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根据当前的趋势,人们仅在消除经济机会的性别差距方面就需要花费202年的时间。尽管我们已不再对暴力行为保持沉默,但阻碍女性进步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与预期相反,对女性的偏见和对其进步的阻碍依然存在。
报告显示,中国的性别差异指数(GII)为0.163,在2018年参与测评的162个国家中位列第39。在中国,女性占据24.9%的议会席位,略高于全球平均值24%。除此之外,75.4%的成年女性接受过中等教育,而男性同龄人的比例为83.0%。
报告建议,政策不仅要着眼于收入,还应考虑其他方面。例如投资幼儿教育、健康和营养等方面。这种投资必须贯穿人的一生,不能止步于某一阶段。
展望未来,这份报告指出了未来不平等问题会如何变化,特别是有关气候变化和技术变革。这两者将成为未来塑造人类发展成果的重要驱动力。
文章来源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图片来源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网站编辑 | 郭超群
文章来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