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方法到组织规范,科技为公益慈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什么?

科学精神是否就是科学的方向盘?如果科技不能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慈善文化可否为它提供善的指向?

慈善文化不能有悖于科学理论和实证经验,那么,科学精神是否可以成为慈善文化建设的有效支撑?

第四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一开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便引导大家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12月3日下午,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聚焦“科学精神与慈善文化”主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主旨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以“科学与慈善的碰撞”为题重点阐述了西湖大学的发展之路。作为新型大学的探路人,施一公将现代大学阐释为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策源地,同时,他认为,现代大学因社会发展而起,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起到核心作用,慈善则是人类灵魂的精髓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从慈善文化对美国私立大学崛起的影响,谈到西湖大学得到的社会支持,施一公提出,“教育捐赠是改变一个人和一群人命运的最有效慈善。”他说道:“如果把西湖大学比喻为一道光,来自社会的支持就是构成这束光的所有光子。”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以“最难的创新”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李一诺认为,科学、商业、公益的核心驱动力分别是好奇心、市场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前提是理解全面事实和正确定义问题,具体到行动上,需要发展“改变生态、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催化式慈善”,并在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倡导和资源三个层面进行多维度创新。现场,李一诺公布了盖茨基金会2018年度前十位捐赠组织,其中前五名分别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联合黑人大学基金以及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EMBA学术主任、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中心主任朱睿以“行为科学助推公益”为题进行了TED演讲。通过对公益组织“担当者行动”“班班有个图书角”这一产品的评估案例的分享,她提出,行为科学对公益的助推有三个方面:科学评估、理解原因、有效设计。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治中以“用科学家思维探索儿童癌症公益”为题,在TED演讲中分享了其基金会项目“向日葵儿童”所做的工作。作为跨界公益的科学家,李治中将科学家思维总结为:聚焦、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大胆尝试小心设计、重视数据、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旨演讲以及TED演讲结束后,主题为“科学与公益的互动与融合”的圆桌论坛开启,参与嘉宾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秘书长王瑞合;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市明德书院理事长兼院长张顺平;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

邱泽奇认为,慈善中的科学有三个层面:其一是科学观念的推广;其二是除物资产品之外的,包括精神产品等的慈善产品的发展;其三是依据科学逻辑的慈善行动。针对科学精神,他认为,世俗化的慈善文化已经把理性蕴含其中。同时,他强调慈善文化中伦理价值的重要性:“整个社会精英经历三个迭代: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技术资本家,伦理价值则是唯一可以约束这些精英不作恶的社会准则。”

王瑞合认为,科技对公益的助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实现了人人参与公益,门槛更低、规模更大;二是科技让公益更透明,善心不被辜负;三是科技解决了科研等“公益之前”的难题。她说道:“公益需要有一个从自身出发、求真务实的态度,才能让公益真正实现普惠。”

张顺平将科学精神阐释为“人类命运革新的根本推进力量——科技自身的自觉和自省。”他更强调慈善文化中的内心机制:“科学的发展是人类最优秀的大脑在拼命努力的事情,而对于慈善,我更会自问我持续做慈善内心的机制是什么?我想,是寻求‘至善’,引领科学与慈善。”

张立从阿拉善SEE的发起谈起,强调了公益初心的重要性。但同时,他认为,阿拉善后续项目的发展,也证明了科技对公益的助推作用。“科学精神是在初心基础上让公益做的更好。”他总结道。


 

文章来源 | 社会创新家

图片来源 | 社会创新家

网站编辑 | 郭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