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应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

近日,两名中国药科大学同学的课堂行为疑似被监控系统分析,这张在网上流传的截图上,两名女大学生的面部微表情和行为被量化归类:听讲6次,阅读8次,睡觉0次……有网友质疑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在课堂上侵犯了隐私,个人生物识别数据被采集后存在被泄漏和滥用风险。

随后,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回应,学校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旨在自动识别学生出勤情况、实时了解学生的注意力。该系统的研发公司旷视科技发表声明表示,网传截图为概念演示图片,这套系统将聚焦学生课堂效率和出入安全。

实际上,人工智能在校园中的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事,刷脸入校园、指纹识别借书、人脸识别防止替考,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更高效率的教育管理。但是另一方面,效率不是唯一衡量指标,当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工智能监控和分析,是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对此,教育部在9月5日召开发布会解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中明确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取得监护人同意、授权。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与用户约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科技在教育场景的应用中应起到推力作用,而不是凌驾于人的个体性之上,人工智能在校园中的渗透,需要有边界和监管。当然,即便监管到位了,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当人工智能在发达地区的校园中投入使用甚至成为标配,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能否适配这些高大上的科技?如果不能,可能将会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新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