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晚19:00,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阎志做客国际公益学院CGPI大讲堂,以诗人的语言和情怀,阐释企业家的爱、责任与使命,并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教授对话,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讲堂现场,国际公益学院还聘请阎志先生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开启公益行业的诗歌篇章。马蔚华主席和黄浩明代理院长为阎志先生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以下为阎志先生演讲节选:

尊敬的马主席、同学们,各位国际公益学院的老师:

大家晚上好!

国际公益学院是我非常尊重的学习机构,和一群专注于慈善事业、慈善教育、慈善管理的一心向善的人在一起是非常快乐的。

我这次受邀请专程来国际公益学院做分享,最重要的还是想在这里表达我的感谢。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乃至湖北得到了全国众多公益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援助,我也在主持卓尔公益基金会的抗疫援助行动,在湖北、武汉最困难的时候,在我们应急医院、方舱医院最需要的时候,很多公益慈善组织都给予极大的支持。

这些年我也在学习做慈善、努力做慈善,今天就把这些体会和感受与在座的诸位做一个分享。

先跟大家分享前年清明节回大别山老家时写的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清明偶得》。

 

清明偶得

我们要热爱山巅飘洒的雪花

我们要聆听兰草花开放的声音

 

对于故乡

我们要做一个多情的人

我们要热爱深山盛放的杜鹃

我们要熟悉清明时洒下的雨滴

 

对于故乡

我们要做一个最多情的人

我们要把所有的赞美诗都献给她

我们找不出更多的词去形容她

 

对于故乡

我们只有做一个最多情的人

其实在面对故乡的时候,你很难找到很合适的词、很合适的表达,我就找到一个,“我们要做一个多情的人”。

一首诗、一个好的企业、一个好的公益组织,应该有共通点。我最近也在思考接下来我的诗歌创作之路,越思考越觉得,诗的表达是越简单越好,直指人心最好。什么样的东西能够直指人心呢?那就是美和善良,这是所有文学形式最高级别的表达,所有情感最高级别的表达。

我们做慈善、做公益,实际上要表达每个人或者是每个组织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善良、美好。很多时候当我们完成了一件有意义事情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愉快,这就是因为我们正在接近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善良和美好。这也是艺术、诗和慈善,乃至一个优秀的商业组织应该坚守的东西。

下面谈谈我对公益的一些认识。

崇尚公益价值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表达

就在前天,习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有一段讲话,我觉得是今天我们在座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体会的。总书记说“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够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总书记把我们今天在这里学习的目标或者我们所在企业所做的事的意义和追求说得非常清楚。所以今天我把这段话重读一遍,也是一种学习。

我为什么理解崇尚公益的价值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表达?主要是在三个层次。

一是投身公益慈善是企业家内心的需要。公益组织的工作远不如你们在其它机构工作的收入,但是大家愿意来,那就是你内心的需要,是很多人遵从了内心的需要,才来做这件事情。有的人是在被动的做公益,他没有去问自己的内心。我们在主动地做公益,更多的是要满足内心的平衡。

二是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总书记前天的重要讲话里面也专门阐述了这一点。在企业经营中,一旦能够贯穿它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的治理、对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都是有巨大支撑的。很多非常有成就的企业家、企业做公益,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的本分,就像我们湖北人、武汉人在抗疫期间,我们为家乡做事,那是本分。现在我们的企业家、企业做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本分。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了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时候,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才是一个一体两面。你没有顾及社会责任,仅仅在追求经济效益,肯定是长不了的,也是不健康的,是不平衡的、跛脚的企业。

三是公益事业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如何,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甚至成熟程度的标尺。一个懵懵懂懂的时代,一个没有更多的组织、企业来关注公益的时代,一定不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只有大家都有心有力来参与公益,这样一个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个人都在做公益,对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润滑剂,实质上是在消解社会矛盾。我们不要小看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到一些弱势群体,帮到一些贫困地区,实质上是在推动这个社会的和谐,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来理解我们做公益:一是企业家或者每个参与者内心的需要,二是企业、公司的一份必备的社会责任,三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是一个重要的反映。

东湖北岸

蓝色的波纹是风的形状

抚摸着湖底隐秘的小草

初见时的东湖扑面而来

 

午后的荷叶是时间的模样

停留在上面的露珠迟迟不肯离去

就像远山的问候一直在回响

 岸边的柳枝绿得正是时候

夕阳也不期而至

水云桥正好有了倒影

 

不知是湖水还是长堤

摇曳了一下

你可曾收到这份来自东湖北岸的波澜

就像我刚才一开始就表达感谢一样,我现在读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湖北武汉现在非常好、非常安全,非常期待也特别欢迎国际公益学院的学员在马主席带领下,尽早到访湖北武汉,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湖北武汉的经济、社会、文化、公益的建设和发展,谢谢大家。

阎志VS马蔚华对话节选

马蔚华:您今天从惟楚有才的湖北、从一个英雄的城市来到深圳,首先请你来谈谈对深圳的印象,跟深圳人说几句话。

阎志:我想所有人对深圳的印象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我觉得深圳不仅仅是年轻、不仅仅是创新,每次来深圳,它会让你从每个角度、每个细节爱上它。所以深圳不是一个企业家三言两语就能描绘的,如果要准确地把握深圳,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角度与时间感受它,通过不同的触角与维度来感受它。

马蔚华:企业家、慈善家、诗人、足球爱好者。这四个头衔是如何在内涵上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如何相互成为动力的?它们的内在联动的东西是什么?

阎志:我觉得这几个角色之间如果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或者是相互帮助的因素,首先就是想象力。其实诗是最有想象力的一种文体,它不是小说,它也不是散文,它更不是新闻报道,它是跳跃性的。这种想象力,再加上执行力,在企业经营中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就敢于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敢做一些决定。

第二个贯穿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爱。做公益肯定是有内心的爱。我为什么要做足球?因为9年前如果我不接武汉足球队,它可能就被卖到外省,应该说是基于对武汉这个城市的爱,就把这个足球队接下来。当时对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来说其实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多的时候一年要烧8个亿,早些年也是一两个亿,还是有负担。当然担了责任不是坏事,它在激励你想办法多做点事,责任也是基于爱。诗也是爱,公益也是爱,做企业也需要热爱。所以我认为这四者如果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爱。

马蔚华:我不懂写诗,但是我爱读诗,诗就像流水,有的急有的缓,但是诗的源头恰恰是阎志说的爱。他正因为爱企业、爱员工、爱客户、爱公益的事业,所以他的诗才能从那个源头喷薄而出、奔流不息,谢谢诗人阎志。

马蔚华: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结合正体现了社会企业家的精神,为什么讲可持续发展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都是人类面临的挑战,解决这17个指标需要多少钱?新兴市场每年3.9万亿,我们传统的捐赠和政府的投入加在一起只能解决1/3,还有2/3靠什么?很多人在苦思冥想。作为企业家,我觉得我们可以做这个贡献。这几年我一直强调商业向善、资本向善、金融向善,企业家如何用公益的理念、商业的模式、金融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公益和商业的矛盾,而是一致的。你这么做了,我想请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阎志:我们在企业组织设立的时候,在企业基础构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种善的基因贯穿进去。结合我们企业来说,有三件事我是这样表态,也是努力在这样做:一是扶贫攻坚战,我们多帮忙,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二是金融安全保护战,我们不添乱;三是环境保护攻坚战,我们不作恶。

马蔚华:阎志说得非常棒,这三大攻坚战是习主席提出的三大任务,扶贫攻坚、金融风险和环境保护,阎志在这些方面都做了贡献,扶贫做了贡献,金融风险不添乱就是贡献,环境保护不作恶,这就是公益思想。想要打赢三大攻坚战,必须要有专业、可持续的公益人才,公益教育也非常关键,我想请你谈谈对公益教育的看法。

阎志:我理解公益学院应该是中国公益组织走向成熟的标志和重要力量,是中国公益事业的黄埔军校,只要我们用专业精神来做、专业的人来做,才能做得好公益。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公益学院就是授人以渔。公益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公益事业的成熟,是需要公益队伍的成熟,要有一支专业的公益队伍来做,因为公益绝对是一个专业度非常高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