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新华公益打造的“互联网+公益”系列访谈首期开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做客新华访谈与网友交流时表示。“互联网+”颠覆了许多行业的传统模式,公益慈善也不例外。公益行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入互联网元素,从传统公益模式向新型公益模式发生转变。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个人捐助中的移动端用户高达84% — 85%,已经凸显出中国式互联网公益的结构特征。

“互联网+公益”:让信任不再有危机,让救助不再有国界

 “传统公益模式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每一位爱心人士在把钱捐出去的一刹那,他仿佛与慈善项目失联了。”王振耀表示,而互联网可以让爱心人士从捐款的那一刻起不断得到反馈。社会的痛点也是公益的起点,一个新的公益时代到来了——“互联网+公益”,这也是公益事业的一场革命。

当公益事业遭遇互联网,王振耀分享了几大标志性事件:在国内,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国际国内集中对长江、松花江、嫩江等受灾地区进行捐赠和支持。当时,互联网并不是很发达,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捐助方式,中国国内的捐赠约40亿人民币,国外的捐赠约30亿人民币,这是国内捐赠第一次超过国际社会捐赠。另外一个重要事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网友通过网上捐赠已经是相当普及了。

在国外,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规模向国际社会进行自然灾害救助,救助金额达到6亿人民币。随着和国外救灾信息的对接,国内的互联网+公益,包括灾害救援、灾害信息已经发展得具有相当规模了。

在公益中植入互联网因素已成常态

中国公益和互联网的对接,和国际社会的对接,其实是通过几个大的救灾事件来实现的。在救灾事件当中,开始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发达的捐赠机制和参与机制。随着捐赠机制和参与机制的成熟,“互联网+公益”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且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王振耀认为“99公益日”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架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动员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去年首届 “99公益日”,社会公众的募款额超过1亿元,今年翻两倍到3亿元,全社会献爱心有了固定的平台和形式。此外,在解决专项救助方面,像阿里巴巴做的“公益宝贝”,针对孤儿的大病医疗保险进行救助,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每个企业仅仅需要捐一点,就可以有效解决几十万孤儿的大病医疗保险问题。专项救助也成效显著,有些特殊的案例,像“爱心妈妈”,很多救助个案需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捐助,通过互联网把消息公布出来之后,有的救助在24小时之内就把需求的资金募集到了。
 

“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想象的。”王振耀感叹。“互联网+公益”现在在公益界已经成为一个常态。互联网给整个公益界带来了改变,各种各样的公益式的、参与式的讨论都植入了互联网的元素,可以说,如今,没有互联网很多公益活动很难推行。

互联网公益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凸显

随着公众对于公益活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公益使互联网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凸显,同时也对从事公益事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众参与的方式以及公益组织内部管理等要素越来越复杂了,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对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信息透明,甚至对业绩考核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互联网对公益机构内部管理也会带来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我们需要适应。”

王振耀说,在对公益人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监管。民政部已经公布了13个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应该说走在了前面,发达国家到现在还没有很多经验。

另外,王振耀建议,有关监管部门要建立更多公益类的标准。在保障信息透明让公众建立信任的同时,又要保障捐赠人和受助人信息安全,不至于造成对他们的伤害。

互联网的技术层出不穷,政府的监管也要跟上互联网技术的变化。“不要认为监管就是约束。”王振耀认为,监管其实是为了让大家更规范,也为了保护捐款人、受助人、慈善组织等。

互联网将从多个方面改变公益的生态和公益的形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更多善心的表达将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王振耀认为,“我们应该迎接这样一个时代,应该推动这样一场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互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