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毕项目的变革理论,完成项目设计,便进入到了项目实施环节。项目执行不仅仅是干活,它本质上也是探索社会问题解决方案过程的一部分。执行和设计,并不截然分开。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搜集基于事实的信息,深化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为完善和调整项目设计提供依据。   公益组织的项目人员,工作在一线,与服务对象、与合作伙伴交道频繁,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听到很多,感受到很多,也会有很多调整项目方案的想法。但未经组织的信息,往往缺乏论证,并不足以作为决策凭据。我们需要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更加成体系的监测。

什么是监测?

所谓监测,是发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一种持续性管理行为,它定期搜集、分析和报告关于项目投入、活动、产出以及近期成果等信息,以便为管理层、执行团队以及其他相关方提供项目执行以及策略决策的依据。

依据这项定义,监测具有以下特征:

1. 监测发生在执行环节,因此只能收集在执行阶段或者项目结束时立刻显现的信息,关于项目中长期成果的信息,大多发生在项目结束之后,不属于监测的工作范畴。

2. 监测大多发生在组织内部。一般来说,项目人员每天与项目打交道,是项目信息最方便的收集者。但在必要的情况下,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负荷,或者需要第三方独立验证,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或机构来收集和分析信息。

3. 监测是一种持续行为,而不是偶然或者阶段性的行为,它伴随着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因此,如果撰写项目监测报告的话,它可能会依循某种的频率,比如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

4. 监测要能为决策所用。监测绝不仅仅是信息搜集工作,它还应该包含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分享,让必要的决策人和利益相关方充分了解情况,以便改进执行和决策。这是监测发挥功效的关键步骤,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容易被忽略。我们说监测是一种管理行为,并不是说它是一种监督行为。如果打一个比喻,监测更像是一种“探测”工作,监测体系更像是一个“探测仪”,使用它,我们探测项目执行低效的环节,探测新的发展机遇,探测外部环境的变化,探测项目是否通往目标的实现。它的主旨是提升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效果,而不是对下属或者合作伙伴的监督和问责。

在公益领域,资助方经常要求 NGO 提交各类报告,这些报告很多时候应该是一种监测报告,而不是一种监督报告,合作双方如能回归到监测的本意上,对合作关系以及项目本身都是一件幸事。

监测什么?

监测是与项目执行平行的过程,它站在项目执行之外看项目,本身并不直接为项目成效做贡献。像这类必要的支持性工作,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有关项目的信息很多,如果我们都加以监测的话,必将成为沉重的负担。由于资源和时间的有限性,我们只能去监测一些关键性的信息。

但哪些信息是关键的呢?我们可以问自己:项目执行的重大风险是什么?或者,为了项目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在哪些方面做到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项目监测的重点内容。

为讨论简便,我在这里抽象一个项目模型,该模型涵盖了项目监测最常见的七大关键内容:目标对象、活动、渠道、支持系统、外部环境、建议与反馈和近期成果。它们也是影响项目执行质量的关键点。

它们的关系是:项目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经由一定的渠道递送到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即近期成果。项目活动需要必备的支持系统,包括资金、外部关系、执行团队、项目管理等,而且项目又必然都在某种社会经济以及社区环境中开展。

项目监测的重点,一般不会超出这个模型的范畴。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项目,监测点也必不一样,也不是说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监测这七个点。我们需要分析具体项目的特性,为项目制定量体裁衣的监测重点。


文章来源 | 南都公益基金会

图片来源 | 南都公益基金会

网站编辑 | 卢玢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