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运动员不仅仅可以拿冠军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可以持续为社会发挥作用,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会因为退役就结束了。

邓爸爸骑着自行车在前,邓亚萍跟在后面跑。

每天的晨跑从清晨五点多开始,从市体育馆到二七纪念塔绕着跑圈。邓爸爸骑行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邓亚萍以此为追赶目标,才能勉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晨跑,不挨罚。

那年,邓亚萍10岁,是郑州市乒乓球女队中最小的队员,也是最矮的。此前,她在河南省内同年龄组中一直都赢,得到了进河南省队集训的机会,但集训了一段时间后,省队教练让邓爸爸把女儿领回家去,队里不要了,因为“你家女儿太矮了,没有发展前途,我们都觉得她不行”。

“你自己怎么想,你认不认?”邓爸爸将淘汰的原因如实告诉了邓亚萍。

“我当时10岁,我懂什么。但我觉得我不认同教练的理由。”32年后,邓亚萍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我当时就一个很简单的想法,那些留下来的队员都赢不了我,凭什么她们留而让我走。”

为了寻找继续打球的机会,邓亚萍进入郑州市乒乓球队,开始新一轮更艰苦的努力。这段经历,在多年后,邓亚萍做公益活动时,由她亲自讲给很多小学生听,勉励大家鼓起面对困境的勇气。

故事已经讲了11年。

你这么矮,是怎样得到世界冠军的

“我10岁的时候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在重重挫折下是否还坚持学乒乓球,我最终没有放弃。”2015年11月4日邓亚萍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柘园小学六年级三班对小学生说。

这一天,她身穿粉色运动服,戴着红领巾,一头短发干净利落,一如在赛场上的那种干练和有气场,她带着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文中简称冠军委员会)的多位“世界冠军”和欧美同学会的“海归”来到柘园小学。

柘园小学原是柘园村的村办小学,负责下辖11个自然村的孩子,后来,兴安县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扩展了柘园小学的容量。2015年,学校6个年级总共有23个班,学生1549名,老师67名,算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小学。

活动开始的前几天,六年级三班班长周娜就缠着校党委书记廖红霞问:“邓亚萍是否真的会来”。4日的课堂上,邓亚萍问,谁知道她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几岁。“16岁。”周娜立刻站起来答出了标准答案。邓亚萍的脸上满是惊奇,因为这些孩子们生活的时代和她运动生涯的时间相差太远。

“村里的孩子平时怎么可能接触到世界冠军。但现在冠军们来到孩子身边,有老师反馈:听到孩子们说,‘世界冠军’这四个字没有那么远了。好像变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这种‘亲身接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柘园小学党委书记廖红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提问比想象中大胆、开放,他们不像大人们那么字斟句酌,总是直抒胸臆。比如有孩子会问,“邓老师,你身高这么矮,是怎样努力得到世界冠军的?” “你个子这么矮,你老公为什么喜欢你?”

该班班主任梁李回忆说,邓亚萍口才好,逻辑清晰,也善于抓住机会,把提问转化成教育孩子努力向上的契机。针对犀利的“身高”问题,邓亚萍说,一个人有些缺陷不要紧,只要拼搏努力,最后都会有收获的。

“我讲我10岁时的故事,是因为他们差不多年纪,讲我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我如何应对,对他们来讲是特别简单的能理解的。”邓亚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除了讲励志故事和跟孩子们交流以外,冠军委员会还带来了4张乒乓球桌、100支乒乓球拍、40支网球拍、1副篮球架、1副足球门等价值近5万元的体育设施。

柘园小学的低年级每周1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2节;专职的体育老师3人,兼职的1人。因为学生众多,他们每个人必须担任四五个班的教学任务。受捐前,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就是跳绳,高年级的孩子喜欢打篮球,但因为场地有限,活动很少。

受捐一个多月后,新的器材有一部分已经投入使用,比如乒乓球台,“孩子们很喜欢,一下课就挤在那里。还有网球。”在六年级二班班主任韦微看来,出身乡下的孩子们从前根本不会打网球,既没机会接触,也没有器材和场地,“现在也是,纯属瞎打,总是打到外边,或者跟打羽毛球一样”,但让她欣慰的是,冠军委员会的捐助,使之前运动器材极少的情况改善了许多。

中国拥有最多世界冠军的慈善组织

“同学们,你们对我了解什么呀?”广西籍的奥运体操冠军莫慧兰站在柘园小学的讲台上问。

“莫氏空翻!”同学们答道。

莫慧兰给孩子们讲了很多故事,一边讲一边手舞足蹈,就好像把体操动作带到讲台上。其中包括她练习时把脚指甲翻掉的疼痛经历,孩子们听后安静了几秒钟,随后教室内忽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柘园学校当天,一位冠军委员会的冠军和欧美同学会的“海归”各自负责一个班级,为孩子们讲三四十分钟的一堂励志课,然后由世界冠军和他们一起做一项运动,最后进行了全体学生的接力跑比赛。整个互动过程持续时长约为3个小时。

从2004年开始,这样的慈善捐赠互动,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每年会进行4到5次。每一次,都会有3位以上的奥运冠军或世界冠军参与,奥运冠军或世界冠军都会参与,除了邓亚萍外,高敏、杨扬、谢军、莫慧兰、孙甜甜、孙海涛、王丽萍、石智勇等人都是活动的常客。

从1979年开始,国内举办由《中国体育报》牵头的“中国体育十佳运动员”评选,每年被选上的都是在国内外赛场上表现突出的国内运动员。很多运动员都将此奖看作运动生涯的一项重要荣誉。

2000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创立,此奖由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名体育记者提名人员,然后由52名各领域顶级的退役运动员组成的劳伦斯体育学院评选,是唯一的全球性体育颁奖礼。由于在乒乓球领域无可争议的成绩和退役后出色履历,邓亚萍于2002年被推选为中国唯一一名学院成员。

除了评奖外,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重要板块是慈善,在全世界约40个国家进行着一百多个项目。“劳伦斯奖很好地把运动员的价值利用起来并更加放大,它号召退役运动员参加慈善活动,因为现役运动员要有更多的时间去比赛、训练,而退役运动员不仅有影响力,还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邓亚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随着劳伦斯奖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多次慈善活动,深受感染。

体育慈善的理念,也很快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从2004年起,“中国体育十佳运动员评选”与“世界劳伦斯体育奖”相结合,成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凭借在运动生涯中赢取的号召力和在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任职的履历,邓亚萍担任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委员会主席,许海峰、李宁、杨扬、高敏等一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都成为该委员会委员。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2011年颁奖活动后,该奖不再评选,但其相关的慈善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评选、颁奖活动是对运动员一年一度的一个很好的认可,能做就做,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体育世界冠军)热衷的。我们能有把握、身体力行地去做的就是慈善活动。中国十佳劳伦斯的评选颁奖和做慈善,完全是两个体系。慈善活动一直没有断过。”邓亚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冠军们不光是说教孩子们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快乐,其实绝大多数冠军来自工薪阶层家庭,包括农村,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孩子不大会从事竞技体育,真的太苦了。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今天所谓弱势群体的青少年和很多冠军小时候的家庭背景很相似。我们是怎么拼出来的,我们太清楚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例子,告诉现在所谓的弱势群体,你要像我们这样努力,就能成。”

世界冠军的慈善观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成立11年来,每一次公益活动,邓亚萍都参加了,而她参与的慈善行动可追溯到声名鹊起之前。

进入国家队不久,邓亚萍就以“结对子”的形式,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一名河南小女孩上学。河南电视台曾携这名女孩到北京看望邓亚萍,和邓亚萍一同体验国家队的生活。在食堂吃饭时,小女孩不吃肉只吃素菜,邓亚萍问她原由,小女孩说,因为没吃过,吃不惯。

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单和女双两枚金牌,国家和省里给了她一笔奖金,她捐了5万元给河南希望工程。没过几年,她又拿出5万元,捐给当时国家体委对口支援的山西省的贫困县。之后由于退役持续攻读学位,慈善活动时断时续,直到冠军委员会出现,让邓亚萍有了一个全新的能调动更多力量的平台。

2008年,汶川地震后第四天,冠军委员会秘书处的魏薇被邓亚萍叫到中国红十字会,出席一个心理专家组成的救援团队的出征新闻发布会。会后,邓亚萍问队长,自己和其他体育冠军能为灾民做些什么。队长说,如果冠军能去就太好了,心理专家可能是辅助的治疗,冠军能给灾民带去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筹备的关键阶段,大多数委员都各司其职做着最后的冲刺,但仍有5名委员飞赴震区,同时还筹集到十多箱运动器材和奥运吉祥物。

在灾区的探访分别去了安置点的学校和救灾武警部队。心理专家和冠军们分别组合,进入不同的人群参与互动。心理专家负责医学方面的观察、引导,而冠军们所到之处,更多的是激起一阵别样的情绪。

“世界冠军和孩子们上一堂课,鼓励他们。不止是孩子,很多灾民都围过来,你能想象吗,有点像粉丝追星,那种鼓舞,在灾区真的见到世界冠军了,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魏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当天的央视直播震区节目中,一直在滚动播着邓亚萍等人带领孩子喊着“超越自我”这句更多的是来自运动场上的口号。

半年后,冠军委员会第二次到四川灾区,有名喜欢乒乓球的10岁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相关安置点问邓亚萍能否去见见男孩,邓亚萍立刻去了。

“和他合影时,他全身都在抖,一直在抖。我去之前,他可能觉得安置点的人骗他,见到我以后,他哇哇大哭,这也算是一种释放吧。”邓亚萍和他“较量”了几拍,“这种方式和心理医生的治疗不一样,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出现在眼前,这应该算冠军的力量吧。中国的运动员不仅仅可以拿冠军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可以持续为社会发挥作用,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会因为退役就结束了。

精神力量的需求常比物质更甚

在冠军委员会所进行的慈善活动中,据2007年以来详细完整的数据统计,活动分为:励志课堂以及孩子们和冠军面对面参加体育运动,参与学生超过3万名,一共走进26所学校。

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蒲公英计划”、关爱残疾和残障青少年的“心灵之光计划”、关注失足青少年的“携手明天计划”,是冠军委员会三个重点的慈善项目。

在每个活动前,冠军委员会秘书处都会到当地教委、具体的学校进行不止一次的探访,问询在捐赠项目上的具体需求。每个学校需求都不同,有的需要体育器材,有的需要电脑,有的需要一间简易的澡堂……

在探访前文提到的广西柘园学校时,冠军委员会发现该校有50名特困留守儿童,根据县政府的惠民政策,分别插班在柘园小学的一到六年级。这些孩子周一至周五以校为家,周末有时住校,有时也会去亲戚家,但是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柘园学校的生活老师在负责。为此,冠军委员会和海归们捐出151000元,专门用于改善孤儿们住校期间的饮食条件。

“我们一般不去好的地方,好的不需要我们再帮了,只去最需要帮助的那个学校和那些人。学校提出了要求,我们回来看我们能做什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帮助。”冠军委员会主席邓亚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通过之前在团委的工作经验,邓亚萍带领冠军委员会迅速和各地团委建立了联系,以便更快捷地得到需要捐助的学校信息。

2010年,欧美同学会开始和冠军委员会合作,一起开展慈善活动。大批海归的加入,不仅为捐助解囊,更重要的是又多了一类人群在活动中和孩子们分享。

11年来,中国十佳冠军委员会的理念“体育鼓舞人心,慈善回报社会”一直未变,而冠军们在一次次活动中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和体育的影响力。

2010年,残奥会冠军孙海涛在北京市房山区创唯学校为活动做前期准备,这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冠军委员会打算为学校捐一些体育用品。他注意到,学校里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在捡别人喝剩下的矿泉水瓶子。

孙海涛询问了少年的家庭状况,得知他的父母不在身边,家境比较贫困,甚至交不起每年几百元的学费。孙海涛跟校长说,“既然让我遇见了,就帮他把剩余的学费交了吧。”

但细心的孙海涛发现,获捐后,孩子的眼中并没有闪过一丝的情绪波动,无论是欣喜、感谢、兴奋还是激动,他都没有从孩子的眼中读出。“好像对这个事情完全无视,也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去想的。”孙海涛回忆说。

正式活动那天,冠军委员会给学校带去了足球,跟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踢。人群中,孙海涛又发现了那位少年。但少年只是远远地躲着看,也不敢上场踢。

恰好,有一个球传到了少年的脚下。从那一瞬间开始,少年眼中出现了孩子应有的欢乐的光芒,并立刻加入到队伍中,和冠军以及自己的同学们一起踢起来。

“冠军们不辞辛苦地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孙海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灵一直在闭锁状态。孩子们最需要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力量。体育拥有打开人心的力量。” 

 

文章来源|发展简报

图片来源|发展简报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