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并节选自微信公众号公域合力IDcpaltd),原标题为《跳出慈善看慈善,跳出当下看未来(一)》,作者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

 

2020123日下午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层大会议室召开了《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发布暨十周年座谈会,本文是康晓光教授的精彩发言摘录。

 

*题图素材来自PIXABAY

 


 

 

今年的第十本《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在结构上与以往报告有非常大的区别。作为十年的总结,本书是以如何观察中国的慈善为根本目的,是整体逻辑上一以贯之的一本学术专著。

 

对中国第三部门系列报告连续出版十年之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实际上也是我研究公益问题20多年来困扰我的问题。

 

比如什么叫慈善?慈善的本质是什么?慈善的生命力源自哪里?它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谁在做慈善?怎么做的?用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来自哪里?怎么来的?谁又从中受益?中国慈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塑造了中国的慈善?今天中国慈善的样子,到底是由什么样的变量决定的?制约我们慈善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中国的慈善家走向何方?我们能够为慈善的未来做些什么?

 

*图片来自于网络(图虫网)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观察第三部门?如何描述中国的慈善?有没有一套方法、有没有一套观察和分析的框架让我们来描述中国的慈善、来解释中国的慈善?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把这20年的思考凝练下来,呈现出来。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为当代中国慈善提供一幅概略的但重点突出的全景图,一个囊括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的解释框架,而且用这样一个解释框架来描述和解释我们看到的全景图到底是什么。这是这本书两大目的,一个描述、一个解释。

 

我这么多年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统一地用来描述和分析中国的慈善?20多年思考下来,到目前为止,我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因为慈善涉及的内容很复杂,方方面面,同时,影响慈善的力量又非常复杂多样,想用一个理论把所有东西都囊括进去,然后给出一个一以贯之的解读,这是做不到的。

 

因此,现在可能做到的是我们建立一个描述和解释的框架,然后把相关的理论装到框架里,在这个框架指导下,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回应和解释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的“妥协”方案就是建立描述和解释的框架,然后把在各个位置上涉及到和用得上的理论放到这里,具体问题用具体理论去回应。

 

实际上,对全书发挥影响的是系统论,是我们观察对象、分析对象的方法,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看待社会变迁、决定性很好的分析框架。

 

*图片来自于网络(图虫网)

 

我觉得慈善最最重要的,一个是利他性,一个是它的民间性,这两点非常重要,是慈善区别于其它的本质性特征。

 

因为政府做的很多事情和公益领域做的事情是重叠的,只不过主体不一样而已。而利他还是基于人性之善,人对他人的同情、关怀和对社会公共责任的担当等等,基于这样的一些人性中心理上的根源,人可能有利他性,当我们用民间方式展示我们的利他行为,发挥利他作用的时候,这就是慈善。

 

无论传统的慈善,还是现代的公益,无论是法律上的慈善,还是生活中的慈善,只要符合慈善的本质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慈善。它既包括传统社会中传统的慈善,也包括现代社会中的慈善。既包括政府承认的慈善,也包括政府不承认在我们生活当中、在社会当中每时每日都在发生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老乡之间的互助、陌生人之间广泛的互助,我们都纳入慈善的范围进行分析和观察。而不仅仅是政府承认的、政府认可的慈善组织采取的符合法律规范的慈善。我们严格区分生活中的慈善和法律意义上的慈善。法律意义上的慈善是非常狭小的一面,如果仅仅用这样一种视角观察中国慈善的话,那就是挂一漏万。

 

一个国家的慈善历史、慈善文化,以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还有政治、法律与政府行为,乃至国际格局,都在塑造着一个国家的慈善。文化、技术、政治等等是非人格的力量、非人格化的,是实实在在地通过人类这个载体、通过人类的行动得到体现。而文化实际上很重要,因为慈善属于利他行为,而利己是人的本能,非常强,不用谁来教,人人都会,但是,利他则是要把自己的好东西无偿地给予一些和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甚至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是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来支持的,一方面是支持自己内在的决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的价值观给予个人以肯定和支持,否则大规模的、持续的慈善行动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一个社会有没有一种主流的、强势的文化鼓励人们的利他行为是很重要的。文化是公益的灯塔!

 

我们今天的慈善文化是由中华传统文化和外部输入的两种文化并存,影响中国慈善的最主要的文化根基主要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自由主义的文化。阻碍中国慈善发展的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是非常热心的,是有责任感的,主要是当前的制度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尽管我们有很好的文化储备和文化资源,但是,怎样把它们充分地开发出来,和我们当前的慈善体系融为一体,让它成为我们进一步前进的根基和进一步前进的指南,这需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

 

作者 / 康晓光

排版 / 胡葵玉